阅读详情

源自传统创新

虽然许多国家的创新力正在减弱,但瑞士却在飞速前进——已连续 14 年蝉联全球创新指数榜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撰文:Matthias Kriegel

罗莎山脚下:这里自 19 世纪以来一直有一座山间小屋,到了 2010 年,一座水晶造型的建筑取而代之。它由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设计,采用创新高科技,在能源方面做到 90% 自给自足



Credit: 照片:罗莎山部分

瑞士的成功历程仍在继续:2024 年,瑞士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全球创新指数中排名第一,这已经是连续 14 年蝉联榜首。在欧盟委员会的 2024 年欧盟创新记分牌中,瑞士同样独占鳌头:瑞士的创新指数超过了所有 27 个欧盟成员国,达到 152.2 分,为欧盟平均水平的 138.4%。当然,取得如此成就并非偶然,而是数十年发展的结果。因为瑞士的成功源于传统、创新与稳定环境的有机融合。

 

投资起着决定性作用

瑞士工业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支柱,他们大规模投资于未来和持续发展能力。仅私营企业每年就在研发方面花费 180 亿瑞士法郎,自 2021 年以来,私营企业每年在研发方面的支出都增加了 3.5%。对于 90% 的瑞士企业而言,创新对于提升竞争优势都至关重要——这一点既适用于大型企业,也适用于中小企业。这是瑞士联合银行与市场研究机构 Intervista 对 2,500 名企业决策者进行调查得出的结果。50% 的受访者认为产品和服务具有最大的创新潜力。25% 的工业企业认为生产流程中的创新非常重要,而服务型企业则额外注重 IT 和数字化流程领域的创新(20%)。近三分之二的受访者认为员工有着最大的创新潜能。UNITED MACHINING SOLUTIONS 首席技术官 Christoph Plüss 表示:“如果没有各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我们的企业就没有进步。因此,我们在培训和人才培养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

« 对于瑞士的创新力而言,大学和企业之间的合作非常重要 。 »
Rudolf Minsch 教授博士

连续性和传统

高度多元化的产业组合是瑞士工业取得成功的另一个原因。从制药、化工和食品行业,到金融服务和科技行业,瑞士在许多领域都享誉全球。UNITED MACHINING SOLUTIONS 董事会成员 Ivan Filisetti 补充道:“让我们以制造难度极高的具有复杂功能的腕表为例,或是纺织机械、机床为例,瑞士企业在许多行业的创新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百年的创新文化让瑞士一直以来都出类拔萃。”

 

Ivan Filisetti 由此引出了瑞士工业的另一项成功保障:连续性和传统。这一点在 100 多年来取得成功的众多企业身上得到充分体现。STUDER 于 1912 年在图恩成立,是全球领先的精密内外圆磨床制造商之一。LIECHTI,早在 1865 年就已成为 5 轴铣削解决方案领域的全球市场领先企业之一。这些以及众多其他瑞士企业在成立多年后依然兴旺强盛,同样与他们的创新精神息息相关。Filisetti 知道,“达尔文法则同样适用于传统公司。如果无法再自我革新和持续发展,他们就注定会消亡。我们非常清楚这一点,并在我们的企业历史中凭借众多真正的创新不断予以证明。对我来说,创新意味着创造出以前没有的产品或工艺。”

 

在瑞士的成功中,教育体系也贡献巨大,源源不断地培养出“瑞士制造”创新背后的大量人才。“对于瑞士的创新力而言,大学和企业之间的合作非常重要”,瑞士最大经济联合会瑞士经济协会(economiesuisse)董事会副主席 Rudolf Minsch 博士解释说。“瑞士联邦理工学院所在的区域正是枢纽和核心所在。许多外国大型企业也希望在瑞士开展研究,这并非毫无缘由:因为他们寻求接近联邦理工学院。”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和洛桑联邦理工学院都是世界领先的技术大学。例如,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在 2024 年孵化出 37 家初创企业,这一可观的数字延续了其通过科研成果创办新企业的长期增长趋势。联邦理工学院孵化企业的投资额不断攀升证明了其可持续性和吸引力:2024 年的投资额接近 4.25 亿瑞士法郎,较上一年增长 25%。在过去十年里,孵化企业的总价值甚至增长了十倍。

 

瑞士创新基金会在全国各地设立了 16 个创新园区,将高等教育和商业联系在一起。自大约八年前成立以来,该基金会已促成 300 多家企业落户。这些企业专注于健康和生命科学、移动性与交通运输、能源、环境和自然资源、制造和生产以及计算机和数据科学领域。这种聚焦未来导向型行业的战略布局对瑞士的长期竞争力起
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还与大学研究机构和应用科学大学保持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并相应地开展研究项目。这些院校是我们专业人员和新员工的重要来源。”Christoph Plüss 表示。

未来的创新者: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校区概览。2024 年,该校在专业杂志《泰晤士高等教育》的全球大学排名中位列第 11 位,同时也是欧洲大陆最好的大学

Credit: Photos: 照片: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Meinrad Schade
« 排斥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的企业将无法保持竞争力 。 »
Christoph Plüss
塑造未来:位于杜本多夫机场区的苏黎世创新园区为企业提供了一个研究、开发和创新的平台

Credit: 照片:瑞士创新园区

未来的挑战

但是,大学校园以外的因素也对创新成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在众多研究机构中,CSEM(瑞士电子与微技术中心)是一家拥有 600 多名员工的非营利性瑞士技术创新中心,致力于精密制造、数字化、光学元件、人工智能和可持续能源领域的技术开发。联邦政府通过瑞士科技创新署(Innosuisse)推动基于科学的创新。他们希望以此促进各方对具有重大跨行业意义的创新主题的关注。

 

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功,但瑞士目前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研发投资虽然很高,但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多年来却一直停滞不前。接受瑞士联合银行调查的四分之三的企业表示,专业人员短缺问题特别令人担忧。将近 40% 的中小型企业和 53% 的大型企业担心情况会恶化。对于 Ivan Filisetti 来说,很明显:“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必须在公司内部寻找。对未来专业人才进行内部培训能够起到重要作用,因此也是推动内部创新的良好动力。此外,我们还需要一种持续创新和变革的文化来激励员工。”

 

另一个挑战是不断推进的数字化转型,尤其是越来越多地使用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与中小企业相比,大型企业显然更频繁地采用这些技术。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经济研究所在今年一月初警告说,这种状况会加剧企业之间的差距。Christoph Plüss 很自豪地提到了他们公司在 2015 年开始的数字化转型:“我们很早就决定开始数字化。因此,我们现在拥有统一的数字化基础和架构,这让我们能够充分利用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带来的新机遇。因为有一点是明确的:对这些新事物视而不见的企业将无法保持竞争力。”

 

虽然瑞士成功造就了一个独特的创新生态系统,但这个生态系统建立在传统与创新的互动、跨国巨头、专业型中小企业的协作以及尖端研究与实践导向型教育的结合之上:创新始终是一个动态的建构,成功也绝非安于现状的理由。“如果我们想保持繁荣,就必须不断前进,”Rudolf Minsch 教授博士解释说,并着重强调了一个对他而言尤为重要的观点。“我们不能固步自封,而是要保持开放。大约 50% 的瑞士初创公司由外国人创立。没有他们,国际领先的研究和创新将无从谈起。”如果沿着这一道路继续前进,“瑞士制造”创新在未来会继续涌现——连续 15 年在全球创新指数中蝉联榜首也指日可待。

CSEM(瑞士电子与微技术中心)还参与了 NASA 太空望远镜的设计。下图:由六个元件组成的反射式天文望远镜。上图:3D 打印结构,用于高精度校准镜面

Credit: 照片:CSEM (2)

cn